厦门大学法律硕士联合会举办2007年就业经验与职业规划交流会
【李志勇学长特别提示】
厦门大学实际上属于老牌法学强校了(这是很多法硕考生所不知道的,因为很多人一说一流法学眼,严重就只有“五院四系”),法律教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厦门大学的文科很强(包括与法律紧密相关的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热门的国际经济法学科更是老牌的国家重点学科,很早就是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更是足以证明其综合法学教育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当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风景如画的校园也是吸引大家的原因之一,不过以前很多考生对厦大不了解,又觉得厦门这地方片安于一隅,导致分数线不高,今年分数有回升迹象。
2007年5月23日晚7:00,由厦门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法律硕士联合会主办的“‘且行且珍惜’法学院07年毕业送旧系列活动——就业经验与职业规划交流会”在法学院模拟法庭如期举行。
本次经验交流会邀请到了法学院2007届毕业生中在求职和考博中取得成功的5位毕业生代表以及重宇合众的两位律师作为演讲嘉宾,他们是:以全省第一名成绩考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04级民商法邱晨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厦门大学国际法博士的04级国际法杨小强、考入清华大学商法博士生的04级民商法的李飞、考入深圳发展银行总行的04级国际法卢绍锋、考取厦门市法院选调的04级法律硕士张春雷以及重宇合众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程章毅律师和该所民商、公司法律事务部负责人何凌云律师。
几位即将毕业的师兄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经历和心路历程,并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分别就找工作中简历的制作、面试和应聘中的重要技巧、求职中的心态、公务员、选调生考试的准备、毕业论文的安排、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准备等方面作了全面详尽的讲述。程章毅律师,9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法学院,他以院友的身份跟我们分享了自己在社会中打拼的经验,送给在场的同学四句自己切身感受的话:“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发光”、“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为别人做事长自己本领”、“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本次交流会始终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嘉宾们生动的介绍和精彩的阐述博得了听众们的阵阵掌声,也引发了听众们对自己今后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思考。嘉宾演讲结束后,听众们纷纷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与毕业生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交流会结束后,听众们普遍表示这次经验交流会使他们获益匪浅,解决了他们心中的很多疑惑,更为他们今后在校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指引了方向。

延伸阅读:厦门大学法学学科实力(一流法学院2014年)
(最新数据自行登录厦大法学院网站:http://law.njnu.edu.cn)
厦门大学是我国较早开办高等法学教育的院校之一。1926年6月,厦门大学设立了法科,下设法律学、政治学、经济学三系。1930年2月学校改科为院,法科改为法学院。
自1979年厦门大学复办法学专业以来,全院现有专任教师8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占教师总数的56.6%,另外还有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有2人分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第一、二层次人才”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学院现拥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际法学、民商法学、法理学等博士点;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硕士点和1个法律专业硕士(JM)学位点。其中,国际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民商法学为福建省重点学科。“国际经济法与台港澳法研究”和“国际经济法与海洋法研究”先后获准列入国家“211工程”第一期和第二期重点建设项目。
厦门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罗马法研究所、海洋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并成立了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和教学实验中心。由法学院教授主编的学术刊物《厦门大学法律评论》(主编:柳经纬教授)、《国际经济法学刊》(主编:陈安教授)和《罗马法与现代民法》(主编:徐国栋教授),也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肯定。
厦门大学法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法学院大楼占地10000多平方米,基建面积8235平方米。不仅拥有独立的办公楼和教学楼,而且建设有标准化的案例教学讨论室和多媒体教室以及教师工作室。厦门大学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法学图书资料,并引进开发了若干种重要的中西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包括LEXIS-NEXIS数据库)。1998年,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厦门大学图书馆法学分馆,该分馆目前已被批准为联合国资料托存图书馆。
厦门大学法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经过20多年的创业与发展,国际经济法学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国际投资法、国际经济条约与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税法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
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建设起步较早,研究范围涵盖了民商法的各主要领域,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该学科以民商法理论为基础,密切跟踪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民法典研究、罗马法研究等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